重走革命路,直指武夷山下――记武夷山红色之旅第一日

发布者:叶启阔审核:张格格 作者:路宜终审:时间:2011-07-30浏览:4916

        2011729日,迎着初生的朝阳,我们浙江大学赴福建省“红色寻访”社会实践团怀着无限憧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武夷山。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我们前往武夷山,追寻革命足迹,重温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实地上了一场颇有意义的爱国教育课。此次活动我们受到了武夷山市新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团工委的大力支持,并给予我们细心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也以新丰街道为基地,开展此次的红色寻访实践活动。实践团团长路宜代表团队成员向新丰街道党团领导赠送了刻有浙江大学校园风貌的纪念牌。我们首先在新丰街道办事处团工委颜丹书记的耐心介绍下开始了解武夷山的革命史。

    位于福建省最北部的武夷山市原名崇安县,毗邻江西。早在19277月,中共崇安特别支部就宣告成立。接着,这里的人民组织暴动、参加红军、建立苏维埃,崇安成为闽北苏区的首府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坑口村曾一度成为闽浙赣特委、福建省委等所在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作为当时我国当时五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赣东北和闽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方志敏,为不断开辟根据地,曾两次率领红十军入闽,第一次是19314月,第二次是19329月。这一红军标语,是他第一次入闽时所写。方志敏曾创立了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所称赞的“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在江西弋阳流传着“方志敏两条半枪闹革命”的近乎神话般的传说。他曾用中国传统的兵法“围魏救赵”之计,指挥红军进占上饶,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五次局部性的“围剿”,显现出他的卓越军事才能。1931427,时任红十军政委的方志敏,亲率这个军的3个团共500多人,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横峰镇出发,30日到达福建武夷山的坑口村。513日攻打长涧源,53攻打赤石……前后接连打了十一仗,“仗仗皆胜”,极大地壮大了革命力量,促进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57,红十军在坑口村为牺牲的红十军八十二团政委胡烈召开追悼会。这天,方志敏亲自书写“中国红军万岁”标语。休整几天后,他们又挥师返回赣东北。回赣前,红十军将缴获的装备全数留在闽北,把英勇善战的特务营也留在闽北,委派原红十军特务营营长黄立贵担任闽北独立团团长。后来,黄立贵不负所托,率领独立团占领崇安县城,赢来了崇安的第一次解放,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图注:聆听武夷山革命史

    武夷山不仅碧水丹山,具有双世遗的殊荣,而且拥有革命历史的辉煌,在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曾发生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央苏区主力红军长征后,赣南闽北临危受命,在闽浙赣边界的武夷山大安、赤石一带,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独撑江南半壁;曾经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由皖南事变被俘将士在武夷山举行,暴动胜利的新四军战士,冲破囚笼奔向抗日前线。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成千上万的革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武夷山被誉为“革命红旗永远不倒”的地方。我们沿着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回到那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重温了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激发了对革命前辈的敬仰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崇敬。

    我们乘车来到了列宁公园广场。在列宁公园,我们主要瞻仰了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几个红色景点。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修建于19578月,碑身南面镌刻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北面是朱德委员长亲笔所题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台南座镌嵌碑文,简要记述了自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闽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勇历程。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一座回字型仿古建筑,造型典雅壮观,在开放式列宁公园茂林修竹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纪念馆共分7个展厅,陈列200多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和26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翔实直观,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闽北人民经历的大革命浪潮、土地革命硝烟、抗日战争烽火、解放战争炮声的光辉革命历程。

图注:参观列宁公园

图注: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

图注:粟裕大将骨灰安放处

    通过今天的参观,队员们了解到,武夷山不仅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方之一,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这些革命旧址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

 

 

浙江大学材料系金属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201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