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原址,求是精神――寻访浙大“西迁”泰和遗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张格格 作者:肖晴 摄影:施美圆终审:时间:2011-08-27浏览:8846

泰和不仅是中央苏区和湘赣苏区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抗战时期,浙大为避战乱曾西迁到此一年半之久。作为浙大的一名学生,我们寻访西迁旧址,触摸那段尘封已久的难忘岁月,进一步了解浙大的历史。

19382月,由于抗战战事吃紧,国立浙江大学迁至泰和,临时校址就选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该村有2座古书院——大原书院和华阳书院,后来大原书院成了浙大在泰和的校本部,而村中原有的趣园和遐观楼(即藏书楼),则成了浙大的图书馆和教室。浙江大学西迁泰和旧址包括校长办公楼、浙大礼堂、浙大农学院、长青柏、澄江学校、浙大俱乐部、浙江大学堤、浙大码头、沙村示范垦殖场、张侠魂女士及竺衡墓。位于泰和县的澄江镇新上田村。是浙江大学在抗战期间西迁至泰和的历史见证。

我们实践团同学一起来到昔日浙大原址,这里已经是当地的一所中学,由于学校进行封闭式管理,所以我们也没能进去。从外面看进去,学校里大都是现代化的建筑,俨然已经没有了旧址的痕迹,只是学校的围墙外写着“浙大原址,求是精神”。

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我们找到了难得遗留下来的浙大旧址之一——校长办公楼。这里如今是泰和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大师生在泰和期间,除办学外,还为当地人民做了3件好事: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地。防洪大堤以浙江大学命名,又称为浙江码头。虽然60多年过去了,但我们在上田村临近赣江的村庄一问起浙江码头,几乎无人不知。当年竺可桢听说赣江每年都会发大洪水,当地的老百姓为此受害不已,就发动浙江大学土木系师生去协助当地人民建造防洪长堤。修堤坝时,浙大师生自发捐款,并发动上田、南圳、三溪等地群众,修筑了一条从三溪村张子山至南门朱家桥的防洪堤。修成后的防洪堤长约5华里,堤基宽4,高145。如今,浙大师生修建的旧码头如今依在,而防洪堤有的地方则成了水泥路面的村道,大部分都已经崩塌了,只能从那些凸出之处才可依稀分辨出那是一条堤坝。

浙江大学迁往泰和之后,这些当年远道而来负笈求学的学子,带给了泰和一时鼎盛的文风。浙大师生抵达泰和后,稍事安顿便继续教学,科研也未停顿过,这在抗战时期国内各大学中是不多见的。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视,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

为了解决当地孩子和教职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在竺可桢的倡议下,浙大在附近建起了一所澄江学校,使得许多当时无法上学的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也给当时的泰和教育界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撒下了科学和文化的种子。

种德堂,上田萧氏祠堂。浙江大学与地方政府合办澄江学校后,将该处用作学生的娱乐场所——澄江学校俱乐部。

附图:

 

 

材料系团委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