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心理委员的专业素养与实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作用,10月24日星期五晚上,材料学院特邀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黄芳老师,为全院心理委员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心理委员助人技能培训”的专题培训。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情景模拟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助力心理委员掌握基本的心理助人技能,增强心理育人实效。

一、理论奠基:系统学习心理知识,筑牢辅导基础
培训伊始,黄芳老师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入手,系统讲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以及朋辈辅导的基本原则。她结合心理学家Maslow提出的“心理健康十大标准”,引导同学们理解心理健康的多元维度,并详细介绍了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与表现,包括学业压力、情绪困扰、人际关系、生涯发展等多方面内容。黄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讲解了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存在性危机与病理性危机的特征与处理原则,帮助心理委员初步建立起心理问题的识别框架与应对意识。

二、案例交流:直面实际困难,共寻应对之道
在案例交流环节,多位心理委员主动分享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挑战,如“如何应对情绪持续低落的同学”“如何在保密原则与危机预警之间把握分寸”“如何处理室友矛盾引发的心理压力”等。黄芳老师结合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一一予以回应,并引导大家从心理支持、资源转介、沟通技巧等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实际应对能力。现场讨论热烈,同学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强了面对复杂情境的信心。


三、情景模拟:实战演练谈话技巧,提升沟通能力
为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黄芳老师邀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和“心理委员”,现场演示了一次模拟谈话。通过对谈话过程的细致点评,黄老师指出了沟通中的关键技巧,如积极倾听、开放式提问、情绪反馈、共情表达等,帮助大家直观理解如何在实际交流中建立信任、引导表达、缓解情绪。她强调,“谈话不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心与心的连接”,鼓励心理委员在陪伴中传递温暖与支持。


四、实操演练:两两结对练习,巩固朋辈技能
在最后的实操环节,全体心理委员两两组队,围绕设定情境进行朋辈辅导练习。大家在模拟中运用所学技巧,互相反馈、共同改进。现场气氛认真而专注,同学们在互动中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增强了担任心理委员的信心与责任感。黄芳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点拨,帮助大家在实践中深化对“倾听-共情-引导”过程的理解。


本次培训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黄芳老师系统而生动的讲解与演练,对心理委员的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掌握了更多实用的沟通与辅导方法。今后,材料学院将继续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图文:王艺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