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导师 | 需求学科或研究方向 | 需求人数 | 备注 |
姚善泾、梅乐和、关怡新、陈欢林 | 生化分离工程 | 1~2 | |
徐志南、岑沛霖、姚善泾、关怡新 | 生物制药工程 | 2~3 | |
杨立荣、姚善泾、关怡新 | 生物催化与转化 | 1~2 | |
夏黎明、徐志南、梅乐和 | 基因工程 | 1~2 | |
梅乐和、夏黎明、杨立荣、 | 酶工程 | 1~2 | |
岑沛霖、夏黎明、杨立荣 | 生物质资源工程 | 1~2 | |
詹晓力 | 化学工程、精细高分子 | 1 | |
陈丰秋 | 化学工程、催化反应工程 | 1 | |
李希 | 多相体系化学反应工程 | 1 | 化工、化学来源 |
李希 | 能源与化工集成技术开发 | 1 | 煤化工、能源、力学来源 |
阳永荣 | 化学工程 | 2 | 已落实1人 |
王靖岱 | 化学反应工程 | 1 | |
王正宝 | 化学工程,膜或催化 | 1 | |
陈纪忠 | 化学工程或化工过程模拟 | 1 | |
郑津洋 | 高压储氢技术,复合管寿命预测技术 | 2 | |
王乐勤 | 流体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 | 1 | |
金志江 | 过程装备集成技术 | 1 | |
吴荣仁 | 高速旋转机械 | 1 | |
童水光 | 过程装备数字化技术 | 1 | |
曹�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 与企业合作 |
王立 | 高分子 | 1 | |
孙建中 | 聚合反应工程或高分子合成 | 1 | |
李伯耿、范宏 | 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 | 1~2 | 与浙江嘉民塑胶有限公司联合培养 |
胡国华、冯连芳 | 聚合反应工程或高分子合成 | 1 | |
合作导师 | 需求学科或研究方向 | 需求人数 | 备注 |
郑强 | 纤维材料与纤维流变学 | 2 | 师资博士后1名 |
方征平 | 高分子共混与复合材料 | 2 | |
陈红征 | 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2 | 师资博士后 |
汪 茫 | 有机复合光电功能材料 | 1 | |
高长有 | 生物医用材料、聚合物胶体与界面 | 2~3 | |
计剑 | 生物医用材料之自组装仿生生物材料和纳米生物材料 | 2 | |
胡巧玲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 1 | |
孙景志 | 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 | 1 | |
任其龙 | 应用化学 | 1 | |
任其龙 | 天然药物 | 1 | |
吕秀阳 | 天然产物半合成 | 1 | |
吕秀阳 | 绿色化工 | 1 | |
张安运 | 先进硅基材料与吸附-色谱分离 | 1 | |
张安运 | 大环Calix[4]arene-Crown超分子试剂合成 | 1 | |
陈英奇 | 制药工程/药物合成 | 1~2 | 可由企业提供6万元/年薪金补贴 |
阙端麟 | 半导体硅材料 | 1 | |
杨德仁 | 半导体硅材料 | 1 | |
叶志镇 | 半导体薄膜材料 | 1 | |
叶志镇 | 纳米半导体 | 1 | |
陈湘明 | 铁电与介电材料 | 2 | 凝聚态物理、材料学或材料物理毕业生 |
张孝彬 |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 1 | |
蒋建中 | 金属玻璃和纳米材料 | 2 | |
徐志康 | 膜分离材料的表面工程 | 2 | 师资、学科各1名 |
范志强 | 烯烃配位聚合 | 1 | 学科博士后 |
何潮洪 | 应用化学 | 1 | |
陈新志 | 传质与分离 | 1 | 已落实 |
李洲鹏 | 燃料电池 | 1 | |
赵高凌 | 功能薄膜、玻璃 | 1~2 | |
钱国栋 | 金属-有机框架介孔功能材料 | 1 | |
钱国栋 | 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 | 1 | |
樊先平 | 功能玻璃与陶瓷 | 1~2 | |
杨辉 | 电子陶瓷 | 1 | |
杨辉 | 新型建筑材料 | 1 | |
杜丕一 | 电子材料与薄膜 | 1 | |
韩高荣 | 薄膜材料 | 1 | |
邱建荣 | 光子材料 | 1 | |
翁文剑 | 无机生物材料 | 1 | |
孟亮 | 有色金属材料 | 1 | |
严密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1 | |
涂江平 | 纳米薄膜技术,电池技术 | 2 | |
赵新兵 |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材料 | 1~2 | |
王小祥 | 金属生物材料 | 1 | |
陈立新 | 金属储氢材料 | 1 | |
备注:表中“需求人数”表示计划招收博士后(学科博士后和师资博士后)研究人员总数。师资博士后的招聘和录用参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政策。
材化学院人事科
2007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