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申报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wyh终审:发布时间:2015-04-07浏览次数:3796

     本科生院已启动新的核心通识课程申报工作。有意申请的老师,请填写附件中的 “新开课程申请表”、“主讲教师资格申请表”、“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电子版提交给wangyh@zju.edu.cn

附件: 

 

新课申请表

主讲资格申请表

课程简介及大纲

 

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的若干要求

一、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以及自身人才培养特色,通过融会古今知识、贯通中西文化,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课程定位:

强调学习经典与前沿知识;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建设要求:

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致力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成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识核心课程建议采用大班理论授课(一般100人为一个大班)由主讲教师讲解,重在启发和引导,为讨论课留下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空间;小班课堂研讨(一般100人分成33人的三个小班)主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优秀助教组织学生在大量查阅课外资料的基础上围绕讨论主题展开。其中理论课时、讨论课时和课外阅读时间达2:2:2~4的比例。

 

2.教学重点应是启迪思路,讲解方法和知识的要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细节或事件的详细经过应当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掌握。

 

3.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实行正态分布,即:优秀控制在20%以内,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不低于30%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制

 

4.细化课程总成绩得分点,加强过程性考核。课程总成绩可由到课率、课堂表现/讨论、随堂测验、平时作业/课外阅读、课程论文、阶段性考试、期末考试等多部分组成,具体可根据课程性质适当增减,但应突出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过程管理。长学期中间可安排2-3次的阶段性考试。

 

5.加大平时作业量、课外阅读量或课程论文要求。作业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学生努力程度与学校学术标准与要求、教师严格要求程度密切相关。要加大作业量、课外阅读量或课程论文要求,并在教学大纲中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和练习量的要求。说明总的课外学习负担量(多少小时)、每次作业的形式与要求等,尤其是要突出综合性的大作业训练。

 

6.期末必须安排统一考试,考试形式(开卷/闭卷/半开卷)可以由教师自行决定。

 

7.建立课程网站,突出课程的网上师生、生生互动。(通识核心课程学校将建统一的课程平台)

 

四、教学形式:长学期开设,总共16周;每周上课两次:大班理论授课一次,小班课堂研讨一次。一般为3学分。

 

 

 

(一)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为现有的建设基础比较好的普通通识课程。
2.课程主讲教师原则上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3.课程主讲教师要求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并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且教学效果好(已授课程历年教学评价基本优秀)。
4.课程必须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并充分体现《浙江大学通识核心课程教学的若干要求》。
5.通识核心课程原则上要求每学年必须开设至少一个长学期。
(二)申报范围
通识核心课程分为四类,即人文与艺术、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文史哲课程强调原典学习及批判性思维;理工课程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
宗旨:培养具有融会古今知识、贯通中西文化、文理交融、开阔视野、放眼世界的知识体系,和具有健全人格,并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关怀情怀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申报程序
1.符合申报条件者,由课程负责人填写相关表格,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
2.各学院择优推荐,审核汇总后按推荐顺序(汇总表见附件2)统一报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用课程教学大纲报送通识分委会专家评审与主讲教师现场答辩相结合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大纲通过评审的课程才能进入主讲教师现场答辩环节。教师通过答辩后方有资格进行该课程的教学。
4.各学院(系)根据目前已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情况,鼓励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申报,学校将重点支持目前开设数量较少的工程与技术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及社会科学类的通识核心课程。
5.通过评审的课程,学校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并按照实际的教学工作量给予相应的E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