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走近宜州屏南乡合寨小学的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了解孩子们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予以引导,自2018年8月2日至6日,来到广西宜州屏南乡合寨小学支教的浙江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赴广西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团在支教过半之际,对各班级的十几名孩子进行了家访。
“我考得了一中就去一中!”
在去小芸(化名)家的路上,这个皮肤黝黑的12岁孩子滔滔不绝。“这条路的尽头、房子后面,有一棵大树,我们叫大树爷爷,已经360岁了!”“这条河在村头的地方有一座老桥,在那里可以一直看到南乡村。”“我们平时放学了就和同学从这里下河游泳,我会很多游法……”她对屏南乡的各个村庄、棵棵老树如数家珍,大眼睛闪着黑玛瑙一样的光。可是到了小芸家,才发现这个脏脏的墙上贴了大大小小的奖状的光线有些暗的房子里,只有她的奶奶。在和奶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小丽的妈妈在柳州工作,爸爸在广东打工,一年也只能回来一两次,奶奶今年刚动手术,农活也干不了,要带着小芸和两个弟弟,而弟弟这几天去叔叔家了。生活艰苦,不过小芸成绩很好,年年拿奖状回来。除了学习之星、三好学生外,还有校级手工大赛一等奖等等体艺类奖状。小芸对接力赛颇有信心:“如果我站第四棒,没有人敢主动站第四棒,都要躲。”谈到孩子的学习,我们问奶奶有没有给孩子规划,小芸快毕业了,接下来要去哪里?奶奶迟疑了,说可能就在乡里的中学吧,这时小芸用非常坚定的语气抢着回答:“我考得了一中就去一中!”远离爸妈让这个小女孩过早地学会生活自理,但是我们看到了小芸对家乡的热爱,那不绝的话语里是对这片土地的热情,坚毅的眼神里是对未来的担当和梦想的追求。她漆黑的大眼睛里的光亮,燃烧着她的梦想。
“爷爷,以后我要去当兵”
韦冬冬是二年级一个留着锅盖头的安安静静的男生。虽然不像其他8岁孩子一样爱打闹,但下课时候却会和我们老师聊天。在一次课后聊天中,问他,你以后想当什么呀,他说,我想当兵。这个回答颇令我们惊讶。于是我们联系了冬冬的家长,希望做一次家访。但是我们在家中见到了他的父亲,但是是坐在轮椅上的。据冬冬爷爷说,他爸爸以前在广东开了6年公交车,回柳州后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捡回一条命,但是至今偏瘫。家里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和每天给家人做饭的姐姐,一家七口人的重担对于只身在柳州工厂打工的妈妈来说实在太沉重,年迈的爷爷不得不也一年到头去种地、种玉米、养蚕。即使这样,一大半的年收入还是要给偏瘫的爸爸熬草药继续疗程。年幼的冬冬在旁边不说话,给我们倒温水、切西瓜。对于孩子的未来,爷爷叹息,小学毕业了去乡里的初中,但是高中实在是供不下去了。我们也神色黯然。孩子突然发话,“爷爷,我可以像你一样,去当兵。”爷爷回答:“好!只要你勤快一点,努力读书,等到年纪了爷爷带你去报名。”
冬冬的爷爷、外公、外公的哥哥弟弟都当过兵,也曾和冬冬讲起当兵的经历,冬冬的爷爷还曾于1979年去越南参战。我们敬佩先辈老兵的英勇庇护,也为这个家庭黯然神伤,但是在这一方小小的室内,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血脉在流淌,那就是永不放弃,在命运的暴风雨中以搏击风浪,心怀天下。
知识改变命运
从家访回来的路上,路边的砖墙上有许多醒目的标语。“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多天的家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村民与孩子对教育的期望,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知识改变命运,对小乡村的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我们也在这一方土地上看到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对生活的来自骨子里的热爱。那样卑微,却迸发出不绝的生命力。希望我们的支教能给孩子们多一些正确的指引,增加一成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