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重听李叔同的经典歌曲《送别》,惆怅之意不能自已,伤感之情难以表述。
岁月的台历就像点钞机数钱一样飞快翻转,瞬间一年过去了。
光阴的指针如同电动车车轮一般急速旋转,一晃十年流逝了。
浙大金相59级同学,毕业四十年的仙华山花甲聚会犹在眼前,毕业五十年的天目湖古稀聚会历历在目。十年一觉西湖梦,在耄耋之年的今天,竟然已经到了浙大毕业六十周年了。
十年中,又有几多同窗好友一别终生,又有几多旧日朋侣卧在病床。在我看来,六十周年同学聚会已成为无望的空想,无奈的叹息,四十周年及五十周年之聚的欢乐场面,也许无法复制了。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继前四次聚会热心组织者、金相592班张锦亮去世后,593班的姚善长主动联系上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叶启阔老师,并向四个小班的同学发出倡议:在浙大校庆127周年次日(2024年5月22日),耄耋校友返校举行最后一次聚会,并领取毕业六十周年证书和纪念章。
这一倡议得到热烈响应,无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数同学因身体原因未能前往,还有一些包括我在内的同学因事而遗憾地不能成行。尽管如此,依然有九位老人报名参加聚会,其中有591班刘春生、吴兰宝,592班宓尧冠、俞种宝、张世洪,593班姚善长、姚涧秋,594班胡惟本。值得称道的是,胡惟本从广州北上抵达杭州,而家在天津的俞种宝更是带领全家老少四人,南下来到母校。在同学人数最多的上海,都因本人或老伴的健康原因欲去不成,年岁最大的宓尧冠是唯一聚会参与者,他是由儿子驾车护送到学校的。
在聚会准备期间,身在嘉兴的姚善长做了大量组织、联络工作和提前去校进行实地考察。对于一位年届杖朝之年的老人,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负,但是他圆满地完成了使命,得到大家赞扬。
自5月21日下午至晚上,外地同学陆续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按预定在学校北大门附近的欧亚美国际大酒店入住。久违的老同学再度重逢,互相端详问候,叙谈阔别之情,言谈之中,都未免发出“人非当年,垂垂老矣”的叹息。
第二天上午九点,家住杭州的几位同学如约来到紫金港校区北大门门口集合,然后九位同学连同陪同的家属共十六人,一起乘车到学校正门南大门。当年我们求学是在玉泉的浙大老校区,从未看到过新校区南大门,不禁为雄伟气派的校门所震撼,纷纷在校门前拍照留念。
在叶启阔老师的接待下,大家缓步走到了同样陌生的浙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鸟枪换炮,学院的高楼大厦又一次让大家眼球一亮。为欢迎这群六十年前的老校友,学院在大厅的墙上专门投影了“热烈欢迎浙江大学金相59级校友毕业六十周年返校”的红底白色大字,使老校友们有一种回娘家的亲切感。
接着是重头戏,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晓燕介绍学院的发展情况。走进会议室,墙上同样是“热烈欢迎浙江大学金相59级校友毕业六十周年返校”的红底白字,学院领导周到的考虑和布局,让大家备感温馨,而王书记的介绍,更增添了一群老校友的自傲感。王书记在讲话后,向大家颁发毕业六十周年荣誉证书和纪念章,并托付与会者为没有到场的同学代为领取纪念品。中午王书记在留学生食堂设宴招待九位校友及陪伴的家属。
下午乘坐学院专门租用电瓶车,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规模浩大的紫金港校区,沿途参观了求是大讲堂、浙大历史展览馆和风云人物展览馆。据介绍,新浙大有5500亩的占地面积,未来的校园内将出现体育馆、图书馆等宏伟建筑,还将建造湖泊、水流以美化环境。目前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所多达五万多名,而且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起飞后的新浙大正在一步步走进世界名校的行列。
一天丰富多彩的活动结束了,在依依不舍地告别后,一部分同学走上归途。其余同学在受到宓尧冠宴请后也各回自己所在的城市。组织者姚善长直到晚上八点多才返回嘉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名篇《短歌行》中那番感叹,岂能不引起我们这群老人的一种惆怅心情。然而在毕业六十周年之际,九位同学重返母校,再叙旧谊,为我们继毕业四十周年和五十周年的聚会,谱写了圆满而美好的续篇。
感谢九位勇敢的耄耋老友,代表所有健在于世的同学,圆了连续三个十年聚会的美梦。再过十年,不知是否还会有三五位鲐背之年的老同学相会浙大,如果有,那就无异于伟大的奇迹了。